杜鹃花叶


《中华本草》:杜鹃花叶

拼音注音
Dù Juān Huā Yè
出处
出自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杜鹃花科植物杜鹃花的叶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.[R·in-dicum Sweet var.simsii Maxim;R.indicum(L.) Sweet var.Ignescens Sweet]
采收和储藏:春、秋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落叶或半常绿灌木,高2-5m。多分枝,幼枝密被红棕色或褐色扁平糙伏毛,老枝灰黄色,无毛,树皮纵裂。花芽卵形,背面中部被褐色糙伏毛,边缘有睫毛。叶二型;春叶纸质,较短,夏叶革质,较长,卵状椭圆形或长卵状披针形,长3-6cm,宽2-3cm,先端锐尖,具短尖头,基部楔形,全缘,表面疏被淡红棕色糙伏毛,背面密被棕褐色糙伏毛,脉上更多。花2-6朵,成伞形花序,簇生枝端;花梗长约5-8mm;花萼5深裂,裂片卵形至披针形,长3-7mm,外面密被糙伏毛和睫毛;花冠宽漏斗状,玫瑰色至淡红色、紫色,长3-5cm,5裂,裂片近倒卵形,上方1瓣及近倒2瓣里面有深红色斑点;雄蕊10,稀7-9,花丝中下部有微毛,花药紫色;子房卵圆形,5室,长5-8mm,密被扁平长糙毛,花柱细长。蒴果卵圆形,长1-1.2cm,密被棕色糙毛,花萼宿存。花期4-6月,果期7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丘陵山地或平地,疏灌丛中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长江流或以南各地,东至台湾,西到四川、云南。
化学成分
叶和嫩枝中含黄酮类,香豆精,三萜类,有机酸,氨基酸,鞣质,酚类,甾醇,甾醇强心甙,挥发油等;黄酮类中有红花杜鹃甲和乙,荚果蕨醇(matteucinol)和荚果蕨醇(matteucinol)和荚果蕨甙(matteucinin)[3],还含熊果酸(ursolic acid)和梫木毒素(an-dromedotoxin)[5]。
药理作用
参见“闹羊花”条。
性味
酸;性平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止血;化痰止咳。主痈肿疮毒;荨麻疹;外伤出血;支气管炎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;或煎水洗。内服:煎汤,10-15g。
各家论述
1.《分类草药性》:洗风火疮。
2.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:消肿止血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
《*辞典》:杜鹃花叶

拼音注音
Dù Juān Huā Yè
出处
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
来源
为杜鹃花科植物[b]杜鹃花[/b]的[b]嫩叶[/b]。
化学成分
叶和嫩枝中含黄酮类、香豆精、三萜类、有机酸、氨基酸、鞣质、酚类、甾醇、强心甙、挥发油等;黄酮类中有红花杜鹃甲和乙,杜鹃花醇0.012%和杜鹃花醇甙0.4%。叶中还含能果酸0.6%和梫木毒素。
性味
酸,平。 ①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:"性平,味酸辛。" ②《福建中草药》:"微甘酸,温。"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止血。治痈肿疔疮,外伤出血,荨麻疹。 ①《分类草药性》:"洗风火疮。" ②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:"消肿止血。"
用法用量
外用:捣敷或煎水洗浴。
复方
①治指疔,各种阳性肿毒:新鲜杜鹃的枝头嫩叶适量,捣烂如泥,敷于患处,一日换药两次。止痛消肿,未化脓时,可使消散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) ②治眼外伤红肿:杜鹃花嫩叶捣烂,加人乳,外敷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 ③治外伤出血:杜鹃花鲜叶捣烂,外敷伤口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 ④治对口疮:杜鹃鲜叶和侧柏叶等量捣烂,调鸡蛋清或蜜,敷患处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 ⑤治荨麻疹:杜鹃鲜叶煎汤洗浴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临床应用
治疗慢性气管炎:迎山红干叶研粉,制成1:1酊剂,每服10~20毫升,每日2次。治疗1000余人,近期有效率达80%。以镇咳、祛痰的效果较显着,痰稠者容易咳出。亦曾用于普通感冒所致之咳嗽,作为一般上咳糖浆应用。副作用较少,如每日用量超过生药3~4两时,则可产生头昏、恶心,岖吐、心跳变慢等现象,多数在停药后即可消失,无任何后遗症。
摘录
《*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