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搜宝
更多
中药材大全

野茶子

野茶子


《中华本草》:野茶子

拼音注音
Yě Chá Zǐ
英文名
Fruit of Obtuseleaf Eurya
出处
出自《四川中药志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山茶科植物钝叶柃的果实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urya obtusifolia H.T.Chang
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钝叶柃 小灌木,高1-2m。小枝较粗壮。单叶互生,叶柄短;叶革质,形状变化很大,披针形、长椭圆形、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,长1.5-5.5cm,先端钝或浑圆,微凹或微缺,基部楔形,边缘近全缘或上半部略有细锯齿,两面光滑无毛。花小,单性,腋生,通常成束生于短的花梗上;萼片5,覆瓦状排列;花瓣5;白色,基部稍连合;雄蕊10;子房上位,3室,花柱先端3浅裂。核果状浆果,直径约3mm,紫红色,先端有1残存的花柱。花期3-4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低山区的林中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果实呈不规则的球形,直径约2mm。表面紫红色或暗红色,皱缩,先端有残存花柱,有的基部可见花萼和果柄。气香,味微苦。
性味
凉;苦;涩
归经
大肠经
功能主治
清热目渴;利尿;提神。主暑热烦渴;小便不利;泻痢;神疲眩晕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。
复方
治肠炎泻痢:野茶子、马齿苋、板蓝根、山石榴、仙鹤草。水煎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
《*辞典》:野茶子

拼音注音
Yě Chá Zǐ
出处
《四川滞洪药志》
来源
为山茶科植物[b]钝叶柃[/b]的[b]果实[/b]。
原形态
小灌木,高1~2米。小枝较粗糙。叶互生,革质,叶形变化很大,披针形、长椭圆形、椭圆形或倒卵形,长1.5~5.5厘米,先端钝或浑圆或微凹,基部楔形,近全缘或上半部略有细齿,两面光滑无毛。花小,单性,雌雄异株,腋生,通常成束生于短的花序梗上;萼片5,近圆形;花瓣5;雄蕊10;子房3室,花柱顶端3浅裂。浆果直径约3毫米,紫红色,顶端有1残留的花柱。花期3~4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低山区的林中。分布湖北、湖南、贵州、四川等地。
性味
性凉,味苦涩,无毒。
功能主治
止渴,醒脑。治暑热口渴,小便不利,肠炎泻痢及头昏目眩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
复方
治肠炎泻痢:野茶子、马齿苋、板蓝根、山石榴、仙鹤草。水煎服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
热门药材

别人正在查

其他查询

奇搜宝 · 成语大全
©2022 qisoubao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