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叶苎麻根


《中华本草》:青叶苎麻根

拼音注音
Qīnɡ Yè Zhù Má Gē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青叶苎麻的根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oehmeria nivea(L.)Gaud.var.tenacissima(Gaud.)Miq.
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根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半灌木,高达2m。茎分枝,生短或长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2-11cm;叶片卵形或椭圆状卵形,先端长渐尖,基部圆形或宽楔形,卜面疏被短伏毛,绿色,有时有薄层白色毡毛;基出脉3条。雌雄通常同株;花序圆锥状;雄花序通常位于雌花序之下;雄花小,花被片4,雄蕊4,有退化雌蕊;雌花簇球形,直径约2mm,花被管状。瘦果小,椭圆形,密生短毛,宿存柱头丝形。花期5-9月,果期9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野湿地,亦有栽培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。广西等地。
功能主治
止泻。主腹泻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